多家视频网站被爆“假高清”
目前,多家视频网站被爆以“假高清”来糊弄用户,这给那些正雄心勃勃向用户收费并计划上市的视频网站们泼了一盆冷水。
更有行内人士曝光说,“三网融合”使得众多企业和资本看好视频产业的前景,但受限于现有网络环境、企业经营成本和用户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国内厂商在片源、解码和显示等领域,以“假高清”手段圈用户的现象屡见不鲜。
文/薛松
国内最大播放器公司暴风影音CEO冯鑫在微博中贴出暴风在线视频与优酷的截图进行对比,他说:“在优酷和土豆上看影视剧就好像回到了VCD时代”。此举引发了网络上的一场高清之争。
这场论战在网络上也瞬间分成两派阵营,一边是以优酷为代表的在线视频,另一边是以暴风为代表的客户端阵营。
暴风公司副总裁王刚告诉记者,用户同样是看在线视频,用视频网站与播放器客户端相比,网站的感觉明显差很远。
优酷网站也有标注HD高清的电影,其实不过是接近480P的标清视频,有误导用户之嫌。
目前,被指责的优酷和土豆网不愿意对此公开回应。
一些网站压缩视频
有视频网站人士反驳说,在线视频没有播放器的画质效果好,这是客观事实,因为优酷和土豆在上传视频的时候,对视频进行了压缩,这会使视频画面质量大打折扣,从而降低其清晰程度,而且很多视频内容来自用户,也无法保证视频的质量。
他说:“各个网站建站的理念不同,优酷之前对外宣传的是快速,就是保证视频观看的速度,再保证质量。”
但也有企业针锋相对说,“假高清”损害的是数亿网民的消费信心,危害整个视频产业。
原因:
投入大产出低赚不到钱
目前的视频网站仍以广告模式为主,流量虽高但赚不到钱,这让视频网站经营者苦不堪言。比如,在纳斯达克曲线上市的酷6网首份财报显示,二季度视频网站广告收入为240万美元,而该项业务净亏损为1470万美元。
于是,更多视频网站希望以“个人付费”为另一大盈利模式。以国内上市的乐视网为例,个人付费与企业广告已构成其两项主要收入来源,特别是前者,正成为越来越多视频网站大力挖掘的盈利点,但个人用户是否愿意掏钱,取决于是否高清视频点播。
但对视频网站来说,真正高清则意味着更大的带宽、硬件和内容资源的投资,实际上,以目前视频网站投入和回报性价比不高的窘境来说,一些“假高清”也就成为了无奈选择。
目前,多家视频网站被爆以“假高清”来糊弄用户,这给那些正雄心勃勃向用户收费并计划上市的视频网站们泼了一盆冷水。
更有行内人士曝光说,“三网融合”使得众多企业和资本看好视频产业的前景,但受限于现有网络环境、企业经营成本和用户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国内厂商在片源、解码和显示等领域,以“假高清”手段圈用户的现象屡见不鲜。
文/薛松
国内最大播放器公司暴风影音CEO冯鑫在微博中贴出暴风在线视频与优酷的截图进行对比,他说:“在优酷和土豆上看影视剧就好像回到了VCD时代”。此举引发了网络上的一场高清之争。
这场论战在网络上也瞬间分成两派阵营,一边是以优酷为代表的在线视频,另一边是以暴风为代表的客户端阵营。
暴风公司副总裁王刚告诉记者,用户同样是看在线视频,用视频网站与播放器客户端相比,网站的感觉明显差很远。
优酷网站也有标注HD高清的电影,其实不过是接近480P的标清视频,有误导用户之嫌。
目前,被指责的优酷和土豆网不愿意对此公开回应。
一些网站压缩视频
有视频网站人士反驳说,在线视频没有播放器的画质效果好,这是客观事实,因为优酷和土豆在上传视频的时候,对视频进行了压缩,这会使视频画面质量大打折扣,从而降低其清晰程度,而且很多视频内容来自用户,也无法保证视频的质量。
他说:“各个网站建站的理念不同,优酷之前对外宣传的是快速,就是保证视频观看的速度,再保证质量。”
但也有企业针锋相对说,“假高清”损害的是数亿网民的消费信心,危害整个视频产业。
原因:
投入大产出低赚不到钱
目前的视频网站仍以广告模式为主,流量虽高但赚不到钱,这让视频网站经营者苦不堪言。比如,在纳斯达克曲线上市的酷6网首份财报显示,二季度视频网站广告收入为240万美元,而该项业务净亏损为1470万美元。
于是,更多视频网站希望以“个人付费”为另一大盈利模式。以国内上市的乐视网为例,个人付费与企业广告已构成其两项主要收入来源,特别是前者,正成为越来越多视频网站大力挖掘的盈利点,但个人用户是否愿意掏钱,取决于是否高清视频点播。
但对视频网站来说,真正高清则意味着更大的带宽、硬件和内容资源的投资,实际上,以目前视频网站投入和回报性价比不高的窘境来说,一些“假高清”也就成为了无奈选择。
Google再次重申 我们不会对重复内容进行惩罚
Google的Susan最近对Top Rank里一篇针对重复内容是否会受到Google惩罚而被降级的帖子进行了回复,她明确表示Google自己会识别出重复内容并进行过滤,但不会对重复内容网站进行惩罚,站长也不必担心重复内容对网站排名造成影响。
Susan还说,实际上大部分网站都存在重复内容,搜索引擎会处理好这个问题,但不会进行惩罚。但Google也许会惩罚那些故意的或有人为操控的重复内容,比如自动生成的内容,整站抓取的内容等。不过大多数情况下Google都不会因为重复内容对网站做出惩罚。
文章来源:谷奥编译
Google的Susan最近对Top Rank里一篇针对重复内容是否会受到Google惩罚而被降级的帖子进行了回复,她明确表示Google自己会识别出重复内容并进行过滤,但不会对重复内容网站进行惩罚,站长也不必担心重复内容对网站排名造成影响。
Susan还说,实际上大部分网站都存在重复内容,搜索引擎会处理好这个问题,但不会进行惩罚。但Google也许会惩罚那些故意的或有人为操控的重复内容,比如自动生成的内容,整站抓取的内容等。不过大多数情况下Google都不会因为重复内容对网站做出惩罚。
文章来源:谷奥编译
李彦宏透露百度视频策略 提升体验不急于盈利
在昨天刚刚发布财务的电话会议上,接受分析师咨询的百度CEO李彦宏在谈到百度旗下视频子公司奇艺的发展策略时表示,奇艺目前更多是要累积用户,盈利则相对会较晚一些。
李彦宏也同时表示,明年百度的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仍将是凤巢相关业务。上下文搜索会产生少量收入,其中视频搜索带来的收入更少。在视频领域,百度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公司奇艺。奇艺目前主要目标是积累更多用户并提升用户体验,而盈利则可能相对较晚。“我并不期待奇艺未来为百度带来巨大的收入贡献。然而,在凤巢系统方面,我们仍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此外,在谈到百度进军日本市场的进展时,李彦宏则表示,在日本市场方面,百度需要有更多耐心。日本是一个成熟市场,开拓市场需要一定时间。百度日本的成本控制得很好,百度也看到了百度日本部分产品一些积极的迹象,“但我预计到明年日本市场仍不会带来有规模的收入。”
在昨天刚刚发布财务的电话会议上,接受分析师咨询的百度CEO李彦宏在谈到百度旗下视频子公司奇艺的发展策略时表示,奇艺目前更多是要累积用户,盈利则相对会较晚一些。
李彦宏也同时表示,明年百度的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仍将是凤巢相关业务。上下文搜索会产生少量收入,其中视频搜索带来的收入更少。在视频领域,百度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公司奇艺。奇艺目前主要目标是积累更多用户并提升用户体验,而盈利则可能相对较晚。“我并不期待奇艺未来为百度带来巨大的收入贡献。然而,在凤巢系统方面,我们仍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此外,在谈到百度进军日本市场的进展时,李彦宏则表示,在日本市场方面,百度需要有更多耐心。日本是一个成熟市场,开拓市场需要一定时间。百度日本的成本控制得很好,百度也看到了百度日本部分产品一些积极的迹象,“但我预计到明年日本市场仍不会带来有规模的收入。”
胡润百富榜发布IT富豪榜:李彦宏蝉联首富
□事件:胡润百富榜上周发布2010 IT富豪榜,李彦宏以财富榜315亿元再度成为“胡润IT富豪榜”首富,马化腾和丁磊分别以财富293亿元和151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点评:如果按行业划分,IT业应该是富豪榜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作为21世纪的新兴行业,这个行业走向财富顶端的人物大都是自主创业,充满着传奇股市,富豪含金量自然也比其他行业高得多。李彦宏在1999年创立百度,10多年后,百度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最喜爱的搜索工具,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一年来百度股价激增3倍。李彦宏以315亿元登上榜首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凌冲)
□事件:胡润百富榜上周发布2010 IT富豪榜,李彦宏以财富榜315亿元再度成为“胡润IT富豪榜”首富,马化腾和丁磊分别以财富293亿元和151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点评:如果按行业划分,IT业应该是富豪榜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作为21世纪的新兴行业,这个行业走向财富顶端的人物大都是自主创业,充满着传奇股市,富豪含金量自然也比其他行业高得多。李彦宏在1999年创立百度,10多年后,百度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最喜爱的搜索工具,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一年来百度股价激增3倍。李彦宏以315亿元登上榜首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凌冲)
百度推新款知识分享类产品“百度经验”
10月12日消息,百度近日发布了新款知识分享产品“百度经验”,这是百度继知道、百科以及文库之后,发布的又一款知识分享类产品。
据百度介绍,解决大家在生活中所可能面对的烦恼和难题是百度经验诞生的初衷所在。网友可以通过“百度经验”,从他人的亲身经验中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此外,百度经验还组织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能人、高手将他们的经验深入浅出的进行分享。目前百度经验已经囊括时尚、旅游、美食、教育、医疗、社会、生活、母婴、汽车、电脑、游戏等多个领域。
百度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不断扩大百度经验的覆盖领域,逐步完善百度经验的各种功能,为亿万网民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并把其纳入到百度全产品线中,助力百度为网民提供集信息搜索、知识分享、经验传递于一体的全方位信息服务链,全面提升信息流的应用价值。”
10月12日消息,百度近日发布了新款知识分享产品“百度经验”,这是百度继知道、百科以及文库之后,发布的又一款知识分享类产品。
据百度介绍,解决大家在生活中所可能面对的烦恼和难题是百度经验诞生的初衷所在。网友可以通过“百度经验”,从他人的亲身经验中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此外,百度经验还组织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能人、高手将他们的经验深入浅出的进行分享。目前百度经验已经囊括时尚、旅游、美食、教育、医疗、社会、生活、母婴、汽车、电脑、游戏等多个领域。
百度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不断扩大百度经验的覆盖领域,逐步完善百度经验的各种功能,为亿万网民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并把其纳入到百度全产品线中,助力百度为网民提供集信息搜索、知识分享、经验传递于一体的全方位信息服务链,全面提升信息流的应用价值。”
雅虎传将与AOL合并
(i美股讯)10月14日周四,据传AOL将于雅虎(YHOO,15.25,+5.68%)合并,雅虎股价盘后大涨12.92%;周三雅虎高开高走,截止收盘涨5.68%报15.25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AOL近日与包括银湖(Silver Lake Partners)、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 LP)等多家私募公司接触,商讨收购雅虎的合作计划。雅虎及AOL发言人均拒绝就此消息发表评论。银湖及百仕通集团发言人暂未作出回应。
业内人士分析,AOL目前市值仅26.8亿美元,远低于雅虎205.6亿美元规模;阿里巴巴集团或将会买下雅虎40%的股份,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曾多次表示希望回购雅虎持有的该公司股份;雅虎剩余股份有可能售予其他感兴趣的媒体或技术公司。消息人士称,私募公司最终很可能只收购其中小部分股权。
10月4日,巴伦周刊专栏节目Tech Trader Daily 报道,硅谷内部人士根据可靠消息称,一家私募股权公司正在和AOL的首席执行官Tim Armstrong接触,看他是否有兴趣引导雅虎和AOL合并,合并以后再把公司私有化退市。
2008年,微软(MSFT,25.34,+2.05%)曾报价446亿美元收购雅虎,但被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拒绝。
(i美股讯)10月14日周四,据传AOL将于雅虎(YHOO,15.25,+5.68%)合并,雅虎股价盘后大涨12.92%;周三雅虎高开高走,截止收盘涨5.68%报15.25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AOL近日与包括银湖(Silver Lake Partners)、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 LP)等多家私募公司接触,商讨收购雅虎的合作计划。雅虎及AOL发言人均拒绝就此消息发表评论。银湖及百仕通集团发言人暂未作出回应。
业内人士分析,AOL目前市值仅26.8亿美元,远低于雅虎205.6亿美元规模;阿里巴巴集团或将会买下雅虎40%的股份,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曾多次表示希望回购雅虎持有的该公司股份;雅虎剩余股份有可能售予其他感兴趣的媒体或技术公司。消息人士称,私募公司最终很可能只收购其中小部分股权。
10月4日,巴伦周刊专栏节目Tech Trader Daily 报道,硅谷内部人士根据可靠消息称,一家私募股权公司正在和AOL的首席执行官Tim Armstrong接触,看他是否有兴趣引导雅虎和AOL合并,合并以后再把公司私有化退市。
2008年,微软(MSFT,25.34,+2.05%)曾报价446亿美元收购雅虎,但被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拒绝。
360和QQ之间的核战争
微创新是周鸿祎韬晦之计
微博很火。喜欢泡微博的金错刀写了本书《微革命》,估计其中少不了最近的微体验,譬如“微创新”。在评论最近360和腾讯之间纠葛,他起了一个新名词“微战争”。
我记得,“微创新”是他在采访周鸿祎时获得的灵感。老周把多年互联网产品经验总结成三点: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产品功能专注,不求大而全;产品更新,小步快跑,不断试错。
周鸿祎的经验我是认同的,但所谓微创新,在我看来是自谦的说法,有点象三国里的刘备,有“韬晦”的嫌疑。他说这话的时候,正是腾讯被计世网做了一期“狗日的”封面,小马哥受了气,大部分大佬斗低调了许多,连周鸿祎也不例外。微创新就是那时候说的,言外之意:360很渺小,“狗日的”和我们无关。
QQ和360之战是互联网的世界大战
至于“微战争”,要从用户层面看,的确是无伤使用,两家打仗时,最多是弹个弹窗,发个声明;但从互联网和软件圈子看,腾讯和360两家的口水仗,不是微战争,而是互联网的世界大战。参战的QQ和360几乎全覆盖中国网民,而且两家都身经百战。360和瑞星、金山打过口水仗,甚至摊上官司,周鸿祎和马云、李彦宏都有过节;腾讯四处出击,也得罪了不少人。
但这次和腾讯的战争相比,之前的纠葛都只是浮云,因为这次360面对的对手和之前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国庆节前,360发表致用户的一封信中,无奈承认:腾讯的员工上万名,360只有几百名;腾讯的市值2600亿元,360还只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创业公司;腾讯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360一无所有。
在我看来,360的实力也不弱:在随后推出的专题上力挺360的公司和大佬不在少数:迅雷邹胜龙,盛大陈天桥,搜狐张朝阳,以及一干IT媒体总编主编,一串下来十余多个头像,这还只是外围的。
360核心内部分成两拨,一拨360拥有国内最大的安全平台360安全卫士,普及率最高的杀毒软件以及目前国内份额仅次于IE的360安全浏览器。另一拨,奇虎投资起飞平台上一批颇有影响力的软件:酷狗音乐盒,迅雷,快播,迅游,鲁大师。
腾讯拥有国内数量最多的客户端,支持声音也不少。当然除了金山和可牛的几个安全专家力挺QQ以外,更多是腾讯媒体平台的作用。而腾讯科技的专题上给360带上了两只象征魔鬼的“牛角”,给媒体同行和用户都留下很深的印象。
从QQ和360的积怨到核战争
有人问,为什么腾讯会和360干起来?他们早先不是相安无事么?没错,开始的确如此。
腾讯涉足安全产品要比360早,QQ医生出现时,360卫士还没多大起色。腾讯并不想再安全杀毒上花太多心思,他们只要保证QQ用户账户安全就足够了;周鸿祎最初也刻意避开腾讯的,我记得他说过,互联网企业就面临三件事儿:生、死和腾讯。
360活下来是做了腾讯不太愿意做的安全领域,还有一点,作为客户端的360一直没在通行证上下功夫,无论后来用户量多大,360的几乎全部产品都不需要用户登录,仅凭这点就说明周鸿祎就不想动IM这块蛋糕。
通行证是做IM的必要条件,二者仅一步之遥,而不做通行证的360对腾讯毫无危害。那些在拿到风险投资的企业,野心勃勃地做通行证时,都会成为腾讯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腾讯和马化腾根本没必要先去灭360。有需要登录通行证的网易邮箱、盛大游戏、联众游戏平台甚至迅雷和快车扛着呢!轮到360还早着呢!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后来在安全软件领域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在360独闯“毒”窝,免费杀毒打天下时,腾讯却落个清净,抽出精力对付搜狗输入法、暴风影音和迅雷下载和后来冒出来各种新概念企业,如美团、微博。
腾讯和360在客户端领域做到了极致,各自占领一片领地,成功原因无非两个:一个是有核心产品,腾讯的QQ、360的安全卫士;第二是捆绑,也就是把各种软件以各种形式集成到核心产品上,一荣俱荣。
如果说腾讯和360之间的战争是互联网的世界大战,那么“捆绑”就是两家的“核武器”,在美国和欧洲,乱撒核武器的微软收到反垄断制裁带来的巨额罚单,早已收敛了很多;在中国,“捆绑”帮着360和QQ攻城略地。
当QQ上点亮了邮箱图标时,丁磊就感觉到压力,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网易的人们知道,邮箱是他们的命根子,没了邮箱网易门户流浪就会下滑。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网易收购MSN中国的传言,那是吓唬腾讯的;
QQ上出现了QQ游戏大厅是,陈天桥坐不住了,盛大几年光景就被踢到老三的位置,盛大报复QQ做了圈圈,后来也沦为笑柄。所以不难理解,当360对QQ开战时,低调的陈天桥会站出来说话,这是刻骨的仇恨;
新浪在大把花银子推广新浪微博时,QQ又扔了一颗:QQ微博放到了QQ面板上最好的位置上,这颗原子弹炸飞了新浪微博一半市场。
QQ的核弹几乎百发百中,说被击中的企业顷刻灰飞烟灭说得有点夸张,一般来说,一半到1/3市场纳入腾讯囊中不在话下。我粗算过,腾讯市值数千亿,QQ面板上任何一个图标一年的展示价值都在亿元之上。这颗核弹砸到谁头上都不好受。
新浪、盛大、网易乃至大大小小的公司大都对腾讯颇有微词,所以,计世网狗日的,让行内不少人窃喜。
QQ捆绑核弹也有失手:一个是腾讯拍拍。拍拍没有因为上了QQ面板市场有明显突破,这块市场淘宝却一直遥遥领先;第二个是浏览器,捆到QQ上的TT浏览器出乎意料地被360浏览器超越了,而且距离拉得很大!
这点不难理解,QQ有原子弹,360也有。捆到QQ面板上固然有很高展示量,360安全卫士上推荐效果也不赖;而且“安全浏览器”的“安全”噱头,抓住了用户的心理,捆绑加安全,360浏览器安装量节节攀高。在杀毒、安全和浏览器三个软件上,360第一次完胜对手。
看来,腾讯忽视了360,没有想到,在浏览器方面,安全卫士能起到关键作用。腾讯开始重视安全产品。在沉寂过一段时间后,当360跟瑞星和金山打口水仗时,腾讯将QQ医生升级为管家,功能几乎和360一模一样,同时添加了C盘搬家工具。腾讯新产品直逼360。
中秋节,QQ电脑管家选择二三线城市静默安装,这和捆绑如出一辙,只是悄悄地进行,二三线用户的反感声音不多,毕竟产品还不错。紧接着360迅速推出隐私保护器,然后口水战开始了。
QQ和360暗战中的计谋
QQ和360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客户端软件。两大企业之间的较量是充满智慧,各种计谋被用到极致。我们不论对错,只看方法,也能有颇多收获:
瞒天过海:腾讯的静默安装算是经典的瞒天过海,让二三线城市用户自动更新,市场占有率一夜翻番。这招曾在QQ医生上用过,如果不是360迅速发现,360就差点被医生做了外科手术。其实,自从网络逐渐发达,带宽费用降低,很多软件商都开始用自动更新代替手动更新,把最新版本自动推给用户。
借刀杀人:弱国无外交,市场份额第二第三的企业也大多没有发言权,金山网盾面对360的提示卸载毫无办法,官司打了,媒体文章发了。但用户面对两家产品单选的结果并没有太多意外,金山和360不在一个量级。所以有了借刀杀人。
360和QQ之间的这场恶战,有笔者和一些行业内人事推动因素在里面。既然360我们打不过,那就让QQ跟它过过招。
隔岸观火:陈天桥帮360那是实打实的,真就在官方页面上提醒用户,玩盛大游戏时,还是关了QQ吧!但大多数QQ和360的对手们真希望两家有场硬仗,看到两家两败俱伤。张朝阳和王小川,一家人站两边,张朝阳是从集团利益出发,拿搜狗输入法说事儿;王小川则对360的浏览器耿耿于怀。所以,两家打仗喝彩不少,看热闹的居多。
反间计:金山和盛大各自力挺两方,但细心用户发现,两家企业同时被爆料进军浏览器,网上两家浏览器截图随处可见,有媒体甚至采写了新闻。不过,随后金山方面出来辟谣,称无意进军浏览器领域,盛大浏览器也没有了下文。
业内人士分析,360虽然是安全产品起家,但核心利润来源在于360浏览器,盛大主营业务是游戏,也无意进入浏览器市场。PS盛大和金山浏览器其意在于离间盛大和360、金山和腾讯的关系,这说明360和QQ之间不但有“明争”还有“暗斗”
越界是360QQ相争的关键点
我本以为360和QQ国庆后就会偃旗息鼓,鸣金收兵。因为,笔者担心的QQ在国庆静默安装电脑管家并没有发生。可事实上,新的大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360隐私保护器,新增了对淘宝旺旺监控;而金山也推出了隐私保护器,和360的不同之处在于:将隐私文件的界定自主权完全交给用户,更尊重用户的选择权,而且不针对任何软件、任何个人。
周一11日,360破天荒地召开发布会,周鸿祎至少9个月没和媒体以这种形式见面了。会上360发布了《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而就在当日上午,“中立的”反流氓软件联盟呼吁:“争执双方公布各自软件的相关技术原理,诚实解释此次事件。”
齐向东在会上建议:软件行为应该遵从“两不一必须”的原则。第一,软件行为不越界;第二,软件绝对不能上传隐私信息;第三,软件操作必须明示用户,尊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在笔者看来,“软件行为不越界”放在了第一条,是在暗示腾讯不要在安全软件上走得太远。
腾讯反击得很快。当晚,腾讯就在QQ上弹出了声明,这则声明语气强硬,批评某公司的反隐私保护器针对QQ,而且曲解用户的正常操作以及QQ安全模块的检查判断为窥视隐私,当然,腾讯再次强调由于业务线较长,所以:“QQ安全保护需求级别已远超其它即时通信产品。”
声明中还强调,QQ产品团队一直把保障用户帐号安全看作最重要的工作。这意味着,腾讯不会放弃安全模块。360一而再,再而三高调拿隐私说事儿,希望腾讯能够收手,而腾讯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媒体也都感受到:腾讯怒了!
腾讯一怒就会扔原子弹,QQ的这则声明算得上小型原子弹。因为,每个QQ弹窗消息有着不菲点击量,QQ弹窗新闻有时有高达2000万以上的点击量。这比360发布会效果至少要好10倍以上。二者的矛盾将在年底前激化!
更大的原子弹在后面。人们估计这次该是把QQ电脑管家捆绑到QQ面板上时候,对于360,这无异于灾难。一般每年QQ都会发布三四个SP版,让QQ拥有更多增功能。去年9月就出了2009的sp3,而今年至今只出了捆绑QQ微博的SP2,但SP3却迟迟未出。
无疑,马化腾在犹豫,权衡利弊,这颗原子弹到底扔不扔呢?小马哥也许正在纠结之中。
最大的核弹——反隐私政治化
让笔者留意到的另外一点,是QQ和360隐私口水战已经被海外媒体转载,当然其中添油加醋地提到了中国互联网公民的隐私权,在一些对中国不太友好的网站上,这条新闻也被广泛传播。这让笔者担心,持续炒作下去,必将吸引国家管理机关的重视。
中国更愿意“家丑不可外扬”,两个民营的给带来这么多负面,无异于一颗“媒体核弹”一旦追究起来,QQ和 360少不了各打50大板,然后再给两家划上一条楚河汉界,让两家各干各的。我想,这可能是此次口水战的最终结果,也是360最期望看到的结果——他们誓死保卫住自己在安全市场的领地。
一旦将反隐私泛政治化,最大的输家将是腾讯。因为,一旦安全行业有了门槛,腾讯将领地尽失,形成两强僵持的局面,腾讯更难以在浏览器市场有所突破,进而影响到QQ门户和搜索业务。所以,腾讯和360一战,腾讯一旦被动将满盘皆输。
四十岁互联网男人的10月困惑
古语说,男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对于那些出在“而立”和“不惑”之间的成功男人们,往往会经历一次很大的困惑,国内几位互联网大佬也不例外。
马云6 4年10月出生,04年马云四十岁,那年阿里成立淘宝、支付宝没多久仅仅一年,刚刚经历了03年非典考验的阿里“爸爸”,正面临两个“宝宝”嗷嗷待哺。阿里还没有上市,而百度正在跃跃欲试,我相信那年马云很困惑。
李彦宏69年10月出生,09年十月,正在过40岁生日的李彦宏遭遇到CCTV连续炮轰,一是网传三鹿拿重金在百度上做危机公关,二是百度竞价排名面临反垄断指控,竞价排名曾经作为百度的命根子,在那年却遭遇一系列公关危机,李彦宏在困惑中度过了40岁生日。
周鸿祎70年10月出生,2010的十月的某一天,正是他的四十岁生日。曾经在互联网里呼风唤雨,不惧任何对手的周鸿祎终于和马化腾正面较量。腾讯这家超过360几十倍市值的公司,第一次利用强大的媒体平台不点名批评360。而在未来三个月中,当QQ电脑管家如果被捆入QQ2010的最新版本时,周鸿祎将面临多年来的第一次困惑,“跟QQ干到底么?”
马化腾的生日也是10月,网上信息显示马化腾出生于 1971年10月29日,小周鸿祎整整一岁。如果说,40岁男人都要经历不惑之年的困惑,那么明年此时的小马哥又会为谁所困?
微创新是周鸿祎韬晦之计
微博很火。喜欢泡微博的金错刀写了本书《微革命》,估计其中少不了最近的微体验,譬如“微创新”。在评论最近360和腾讯之间纠葛,他起了一个新名词“微战争”。
我记得,“微创新”是他在采访周鸿祎时获得的灵感。老周把多年互联网产品经验总结成三点: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产品功能专注,不求大而全;产品更新,小步快跑,不断试错。
周鸿祎的经验我是认同的,但所谓微创新,在我看来是自谦的说法,有点象三国里的刘备,有“韬晦”的嫌疑。他说这话的时候,正是腾讯被计世网做了一期“狗日的”封面,小马哥受了气,大部分大佬斗低调了许多,连周鸿祎也不例外。微创新就是那时候说的,言外之意:360很渺小,“狗日的”和我们无关。
QQ和360之战是互联网的世界大战
至于“微战争”,要从用户层面看,的确是无伤使用,两家打仗时,最多是弹个弹窗,发个声明;但从互联网和软件圈子看,腾讯和360两家的口水仗,不是微战争,而是互联网的世界大战。参战的QQ和360几乎全覆盖中国网民,而且两家都身经百战。360和瑞星、金山打过口水仗,甚至摊上官司,周鸿祎和马云、李彦宏都有过节;腾讯四处出击,也得罪了不少人。
但这次和腾讯的战争相比,之前的纠葛都只是浮云,因为这次360面对的对手和之前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国庆节前,360发表致用户的一封信中,无奈承认:腾讯的员工上万名,360只有几百名;腾讯的市值2600亿元,360还只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创业公司;腾讯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360一无所有。
在我看来,360的实力也不弱:在随后推出的专题上力挺360的公司和大佬不在少数:迅雷邹胜龙,盛大陈天桥,搜狐张朝阳,以及一干IT媒体总编主编,一串下来十余多个头像,这还只是外围的。
360核心内部分成两拨,一拨360拥有国内最大的安全平台360安全卫士,普及率最高的杀毒软件以及目前国内份额仅次于IE的360安全浏览器。另一拨,奇虎投资起飞平台上一批颇有影响力的软件:酷狗音乐盒,迅雷,快播,迅游,鲁大师。
腾讯拥有国内数量最多的客户端,支持声音也不少。当然除了金山和可牛的几个安全专家力挺QQ以外,更多是腾讯媒体平台的作用。而腾讯科技的专题上给360带上了两只象征魔鬼的“牛角”,给媒体同行和用户都留下很深的印象。
从QQ和360的积怨到核战争
有人问,为什么腾讯会和360干起来?他们早先不是相安无事么?没错,开始的确如此。
腾讯涉足安全产品要比360早,QQ医生出现时,360卫士还没多大起色。腾讯并不想再安全杀毒上花太多心思,他们只要保证QQ用户账户安全就足够了;周鸿祎最初也刻意避开腾讯的,我记得他说过,互联网企业就面临三件事儿:生、死和腾讯。
360活下来是做了腾讯不太愿意做的安全领域,还有一点,作为客户端的360一直没在通行证上下功夫,无论后来用户量多大,360的几乎全部产品都不需要用户登录,仅凭这点就说明周鸿祎就不想动IM这块蛋糕。
通行证是做IM的必要条件,二者仅一步之遥,而不做通行证的360对腾讯毫无危害。那些在拿到风险投资的企业,野心勃勃地做通行证时,都会成为腾讯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腾讯和马化腾根本没必要先去灭360。有需要登录通行证的网易邮箱、盛大游戏、联众游戏平台甚至迅雷和快车扛着呢!轮到360还早着呢!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后来在安全软件领域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在360独闯“毒”窝,免费杀毒打天下时,腾讯却落个清净,抽出精力对付搜狗输入法、暴风影音和迅雷下载和后来冒出来各种新概念企业,如美团、微博。
腾讯和360在客户端领域做到了极致,各自占领一片领地,成功原因无非两个:一个是有核心产品,腾讯的QQ、360的安全卫士;第二是捆绑,也就是把各种软件以各种形式集成到核心产品上,一荣俱荣。
如果说腾讯和360之间的战争是互联网的世界大战,那么“捆绑”就是两家的“核武器”,在美国和欧洲,乱撒核武器的微软收到反垄断制裁带来的巨额罚单,早已收敛了很多;在中国,“捆绑”帮着360和QQ攻城略地。
当QQ上点亮了邮箱图标时,丁磊就感觉到压力,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网易的人们知道,邮箱是他们的命根子,没了邮箱网易门户流浪就会下滑。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网易收购MSN中国的传言,那是吓唬腾讯的;
QQ上出现了QQ游戏大厅是,陈天桥坐不住了,盛大几年光景就被踢到老三的位置,盛大报复QQ做了圈圈,后来也沦为笑柄。所以不难理解,当360对QQ开战时,低调的陈天桥会站出来说话,这是刻骨的仇恨;
新浪在大把花银子推广新浪微博时,QQ又扔了一颗:QQ微博放到了QQ面板上最好的位置上,这颗原子弹炸飞了新浪微博一半市场。
QQ的核弹几乎百发百中,说被击中的企业顷刻灰飞烟灭说得有点夸张,一般来说,一半到1/3市场纳入腾讯囊中不在话下。我粗算过,腾讯市值数千亿,QQ面板上任何一个图标一年的展示价值都在亿元之上。这颗核弹砸到谁头上都不好受。
新浪、盛大、网易乃至大大小小的公司大都对腾讯颇有微词,所以,计世网狗日的,让行内不少人窃喜。
QQ捆绑核弹也有失手:一个是腾讯拍拍。拍拍没有因为上了QQ面板市场有明显突破,这块市场淘宝却一直遥遥领先;第二个是浏览器,捆到QQ上的TT浏览器出乎意料地被360浏览器超越了,而且距离拉得很大!
这点不难理解,QQ有原子弹,360也有。捆到QQ面板上固然有很高展示量,360安全卫士上推荐效果也不赖;而且“安全浏览器”的“安全”噱头,抓住了用户的心理,捆绑加安全,360浏览器安装量节节攀高。在杀毒、安全和浏览器三个软件上,360第一次完胜对手。
看来,腾讯忽视了360,没有想到,在浏览器方面,安全卫士能起到关键作用。腾讯开始重视安全产品。在沉寂过一段时间后,当360跟瑞星和金山打口水仗时,腾讯将QQ医生升级为管家,功能几乎和360一模一样,同时添加了C盘搬家工具。腾讯新产品直逼360。
中秋节,QQ电脑管家选择二三线城市静默安装,这和捆绑如出一辙,只是悄悄地进行,二三线用户的反感声音不多,毕竟产品还不错。紧接着360迅速推出隐私保护器,然后口水战开始了。
QQ和360暗战中的计谋
QQ和360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客户端软件。两大企业之间的较量是充满智慧,各种计谋被用到极致。我们不论对错,只看方法,也能有颇多收获:
瞒天过海:腾讯的静默安装算是经典的瞒天过海,让二三线城市用户自动更新,市场占有率一夜翻番。这招曾在QQ医生上用过,如果不是360迅速发现,360就差点被医生做了外科手术。其实,自从网络逐渐发达,带宽费用降低,很多软件商都开始用自动更新代替手动更新,把最新版本自动推给用户。
借刀杀人:弱国无外交,市场份额第二第三的企业也大多没有发言权,金山网盾面对360的提示卸载毫无办法,官司打了,媒体文章发了。但用户面对两家产品单选的结果并没有太多意外,金山和360不在一个量级。所以有了借刀杀人。
360和QQ之间的这场恶战,有笔者和一些行业内人事推动因素在里面。既然360我们打不过,那就让QQ跟它过过招。
隔岸观火:陈天桥帮360那是实打实的,真就在官方页面上提醒用户,玩盛大游戏时,还是关了QQ吧!但大多数QQ和360的对手们真希望两家有场硬仗,看到两家两败俱伤。张朝阳和王小川,一家人站两边,张朝阳是从集团利益出发,拿搜狗输入法说事儿;王小川则对360的浏览器耿耿于怀。所以,两家打仗喝彩不少,看热闹的居多。
反间计:金山和盛大各自力挺两方,但细心用户发现,两家企业同时被爆料进军浏览器,网上两家浏览器截图随处可见,有媒体甚至采写了新闻。不过,随后金山方面出来辟谣,称无意进军浏览器领域,盛大浏览器也没有了下文。
业内人士分析,360虽然是安全产品起家,但核心利润来源在于360浏览器,盛大主营业务是游戏,也无意进入浏览器市场。PS盛大和金山浏览器其意在于离间盛大和360、金山和腾讯的关系,这说明360和QQ之间不但有“明争”还有“暗斗”
越界是360QQ相争的关键点
我本以为360和QQ国庆后就会偃旗息鼓,鸣金收兵。因为,笔者担心的QQ在国庆静默安装电脑管家并没有发生。可事实上,新的大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360隐私保护器,新增了对淘宝旺旺监控;而金山也推出了隐私保护器,和360的不同之处在于:将隐私文件的界定自主权完全交给用户,更尊重用户的选择权,而且不针对任何软件、任何个人。
周一11日,360破天荒地召开发布会,周鸿祎至少9个月没和媒体以这种形式见面了。会上360发布了《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而就在当日上午,“中立的”反流氓软件联盟呼吁:“争执双方公布各自软件的相关技术原理,诚实解释此次事件。”
齐向东在会上建议:软件行为应该遵从“两不一必须”的原则。第一,软件行为不越界;第二,软件绝对不能上传隐私信息;第三,软件操作必须明示用户,尊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在笔者看来,“软件行为不越界”放在了第一条,是在暗示腾讯不要在安全软件上走得太远。
腾讯反击得很快。当晚,腾讯就在QQ上弹出了声明,这则声明语气强硬,批评某公司的反隐私保护器针对QQ,而且曲解用户的正常操作以及QQ安全模块的检查判断为窥视隐私,当然,腾讯再次强调由于业务线较长,所以:“QQ安全保护需求级别已远超其它即时通信产品。”
声明中还强调,QQ产品团队一直把保障用户帐号安全看作最重要的工作。这意味着,腾讯不会放弃安全模块。360一而再,再而三高调拿隐私说事儿,希望腾讯能够收手,而腾讯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媒体也都感受到:腾讯怒了!
腾讯一怒就会扔原子弹,QQ的这则声明算得上小型原子弹。因为,每个QQ弹窗消息有着不菲点击量,QQ弹窗新闻有时有高达2000万以上的点击量。这比360发布会效果至少要好10倍以上。二者的矛盾将在年底前激化!
更大的原子弹在后面。人们估计这次该是把QQ电脑管家捆绑到QQ面板上时候,对于360,这无异于灾难。一般每年QQ都会发布三四个SP版,让QQ拥有更多增功能。去年9月就出了2009的sp3,而今年至今只出了捆绑QQ微博的SP2,但SP3却迟迟未出。
无疑,马化腾在犹豫,权衡利弊,这颗原子弹到底扔不扔呢?小马哥也许正在纠结之中。
最大的核弹——反隐私政治化
让笔者留意到的另外一点,是QQ和360隐私口水战已经被海外媒体转载,当然其中添油加醋地提到了中国互联网公民的隐私权,在一些对中国不太友好的网站上,这条新闻也被广泛传播。这让笔者担心,持续炒作下去,必将吸引国家管理机关的重视。
中国更愿意“家丑不可外扬”,两个民营的给带来这么多负面,无异于一颗“媒体核弹”一旦追究起来,QQ和 360少不了各打50大板,然后再给两家划上一条楚河汉界,让两家各干各的。我想,这可能是此次口水战的最终结果,也是360最期望看到的结果——他们誓死保卫住自己在安全市场的领地。
一旦将反隐私泛政治化,最大的输家将是腾讯。因为,一旦安全行业有了门槛,腾讯将领地尽失,形成两强僵持的局面,腾讯更难以在浏览器市场有所突破,进而影响到QQ门户和搜索业务。所以,腾讯和360一战,腾讯一旦被动将满盘皆输。
四十岁互联网男人的10月困惑
古语说,男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对于那些出在“而立”和“不惑”之间的成功男人们,往往会经历一次很大的困惑,国内几位互联网大佬也不例外。
马云6 4年10月出生,04年马云四十岁,那年阿里成立淘宝、支付宝没多久仅仅一年,刚刚经历了03年非典考验的阿里“爸爸”,正面临两个“宝宝”嗷嗷待哺。阿里还没有上市,而百度正在跃跃欲试,我相信那年马云很困惑。
李彦宏69年10月出生,09年十月,正在过40岁生日的李彦宏遭遇到CCTV连续炮轰,一是网传三鹿拿重金在百度上做危机公关,二是百度竞价排名面临反垄断指控,竞价排名曾经作为百度的命根子,在那年却遭遇一系列公关危机,李彦宏在困惑中度过了40岁生日。
周鸿祎70年10月出生,2010的十月的某一天,正是他的四十岁生日。曾经在互联网里呼风唤雨,不惧任何对手的周鸿祎终于和马化腾正面较量。腾讯这家超过360几十倍市值的公司,第一次利用强大的媒体平台不点名批评360。而在未来三个月中,当QQ电脑管家如果被捆入QQ2010的最新版本时,周鸿祎将面临多年来的第一次困惑,“跟QQ干到底么?”
马化腾的生日也是10月,网上信息显示马化腾出生于 1971年10月29日,小周鸿祎整整一岁。如果说,40岁男人都要经历不惑之年的困惑,那么明年此时的小马哥又会为谁所困?
“虽然现在商品搜索只局限于淘宝网,其实一淘未来肯定要做全网式‘一站式购物平台’,当当网、京东商城这样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可能在考虑合作的范畴内。”———在采访中,有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日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悄然上线,不过令人多少有些惊讶的是,合作方是微软公司的搜索引擎必应(Bing)。因为也就在本周一,搜狐旗下分拆出的搜索引擎公司搜狗方面刚刚公布,10月底阿里巴巴方面对搜狗的投资计划即将完成。
与必应合作不排除搜狗
目前测试中的“一淘网”页面共分“综合”、“商品”、“淘吧”(类似贴吧)、“网页”等四个搜索选项,而在搜索框下方,则包括最热商品搜索关键词,以及数码、服饰等类最热商品“排行榜”,并包括“实时搜索成交”记录,如搜索“牛仔裤”的用户前14分钟购买了哪一款牛仔裤等记录。
日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悄然上线,不过令人多少有些惊讶的是,合作方是微软公司的搜索引擎必应(Bing)。因为也就在本周一,搜狐旗下分拆出的搜索引擎公司搜狗方面刚刚公布,10月底阿里巴巴方面对搜狗的投资计划即将完成。
与必应合作不排除搜狗
目前测试中的“一淘网”页面共分“综合”、“商品”、“淘吧”(类似贴吧)、“网页”等四个搜索选项,而在搜索框下方,则包括最热商品搜索关键词,以及数码、服饰等类最热商品“排行榜”,并包括“实时搜索成交”记录,如搜索“牛仔裤”的用户前14分钟购买了哪一款牛仔裤等记录。